當我們煮在一起──從砧板開始的「社交人脈網」(Social Network) 的力量

  「你有沒有認識誰誰誰?」

  「你都在哪裡認識誰誰誰?是參加什麼樣的聚會?」常被身旁的友人問起這些問題,也相信有許多人有著這樣的疑問。

  社交活動(Social Network Event)百百種,今天我想分享一個最近在日本和臺灣都很受歡迎的「共煮活動」。在日本,有許多機構可以出租廚房來舉辦共煮活動;在臺灣,近來也有愈來愈多類似活動正活躍舉辦中。

  共煮活動是什麼?又具有怎樣的魅力呢?我的一位臺灣老朋友Craig所成立共煮工作室──共煮生活實驗室Co-cooking Lab,對於工作以外也愛料理的我來說,很想藉由他的創業故事與大家分享共煮的魅力。

●從企業顧問與產品經理起家

  Craig的個人職涯是從顧問業起家,專門為企業主研究商業獲利模式。研究過程中,他為自己設立下一個職涯目標──將所學的商業模式套用在不同型態的企業,鑽研能否落實與執行。

  離開顧問業後,在因緣際會下,Craig遇上「餐飲業」與傳產「殯葬業」的新創事業職缺,他秉持不排斥的心態,擔任產品經理。然而,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,面臨企業文化與企業轉型的難題與挑戰──建立已久的企業文化無法在一夕之間改革成功;企業轉型的所需時間更取決於內部的彈性,而且勢必得投入更多時間成本。

  Craig分析自己的職涯後決定,與其將自己研究的商業模式套用在需要時間改革的中小企業裡,不如運用於自己的創業中。於是,Craig有了創業的想法,他靈機一動,往目前流行的「共享經濟」方向發展。

●從自家的共享料理活動,獨創一套商業模式

  Craig一一列出市面上的共享生意──共享乘車的Uber、共享快遞的Lalamove、住屋平台Airbnb等等。他觀察到一個現象:在眾多的共享中,居然沒有「共享料理」的模式。尤其單身時代來臨,如果有共享料理的活動,可以解決一人吃飯的孤單與無趣,於是他開始在自家舉辦相關活動,也成為共煮工作室的前身。

  一開始,Craig邀請參加者以一人一道菜的方式到家中共用美食,參與者來自四面八方,有單身者,有親子組合,也有因好奇而參加的人。然而他發現,這樣的模式太像朋友到家作客,若要長久經營,必須研究出一套商業模式。他一路摸石頭過河,發現許多息息相關的重要訊息:

  飲食問題──食材來源 / 飲食習慣 / 大環境關係 / 陪伴問題 / 互動交流 / 團隊合作……

  他將這一連串的關鍵字連結起來,成立共煮工作室,服務各界朋友的需求。

●共煮活動帶來的跨界合作與各種啟發

  從舉辦自家活動到成立專業的共煮工作室,來自各界的朋友因此有了互相交流的機會。

  舉例來說,Craig曾經與來自全球第一大香料調味公司──味好美(McCormick & Company)一起舉辦共煮活動。這場活動中,有來自中醫藥材背景的友人,後來促成中藥朋友與香料廠商聊起合作機會。另一個案例是,有一位專程從遠處來參加活動的高階主管,想透過共煮活動尋找未來退休的生活方式。

  在來來往往、形形色色的人群中,藉由與每位人士的近距離接觸,Craig天天都有創新的想法。

●拋下世俗包袱,透過共煮活動找到生活的意義

  在共煮活動中,參與者拋下頭銜,拋下包袱,人人平等。在這樣的狀況下與不同階級的人士接觸,可以幫助自己對生活的意義產生新的想法。參加者中有斜槓人士、自由工作者、教授、老闆……透過共煮的方式增進團隊的「合作力」與「溝通力」。

  在日本,料理教室的團隊活動四處可見,所以共煮的互動模式不分國界或文化,算是一個接受度頗高的社交活動。如果你煩惱要如何建立「社交人脈網」、如何認識新朋友,不妨從共煮活動開始,說不定會有新發現。

  Craig也表示,在經營共煮工作室的過程中,藉由認識不同背景的人,激發他更多對未來方向的規畫與想法。他也建議在職場上迷惘的你,或者生活中有不如意的你,可以試著透過參加活動找尋新靈感。

  當我們煮在一起,可能只在調味的過程中,解決了卡在心中的結,由辣轉甜,在砧板上切挑剁片中,切出無限的可能;除此之外,透過料理的工法、透過料理的步驟體認多工處理的掌握,在享用美食之餘,也能在料理當中找到朋友,甚至可能找到未來的合作伙伴!

切絲不好入口,就切丁吧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《關於作者》

Sandy Su (Sandy Su’s Recruitment Note)

Facebook:Sandy Su Global Career Expert


Share:

Author: sand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